拼音xī sòng
注音ㄒ一 ㄙㄨㄥˋ
繁體息訟
⒈ ?平息爭訟。
英stop litigation;
⒈ ?平息爭訟。
引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公不謀聲訓(xùn),而 楚 夏 移情,故能使解劍拜仇,歸田息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姚乙 心里先只要家里息訟要緊,細思 月娥 説話儘可行得。”
⒈ ?同意和解,停止訴訟。
引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公不謀聲訓(xùn),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劍拜仇,歸田息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姚乙心理也只要家里息訟要緊,細思月娥說話盡可行得。」
1.這就等于一方面提供健訟的誘因,另一方面又只是沿用息訟的傳統(tǒng)手法,其實很有些自相矛盾。
2.無論政統(tǒng)和血統(tǒng)在遙遠的帝都如何改變,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舊堅守這自己的道統(tǒng)。他們默默耕耘,派丁納糧,安貧樂道,息訟少爭。不到民不聊生之時,一般是不會揭竿而起的。野夫
3., 這就等于一方面提供健訟的誘因,另一方面又只是沿用息訟的傳統(tǒng)手法,其實很有些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