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ī jiǎ
注音ㄆ一 ㄐ一ㄚˇ
⒈ ?穿上鎧甲。
例披甲持槍。
英wear armor;
⒈ ?穿上鎧甲。
引《漢書·陳湯傳》:“望見單于立五采幡織,數百人披甲乘城。”
《北史·張定和傳》:“定和 不披甲,挺身登山,中流矢而斃。”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致滿清政府電》:“然所以如此披甲厲兵,枕戈飲血者……實以祖仇所在,人心所趨,事勢有不得不然耳。”
⒉ ?借指從軍。
引清 袁枚 《新齊諧·雷誅營卒》:“二十年前,披甲時曾有一事,我因同為班卒,稔知之。”
⒊ ?清 代八旗兵的別稱。
引清 王逋 《蚓庵瑣語》:“貝勒在 杭 發披甲三千,廿五晚抵 嘉興。”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畏公<論女子勞動問題>》:“滿洲 入 關 ……劫掠男女,數達巨萬,皆分給旗民,而良家婦女,其有從男子坐罪者,亦發給披甲為奴。”
⒈ ?穿著鎧甲。也作「被甲」。
引《漢書·卷七〇·陳湯傳》:「望見單于城上立五采幡織,數百人披甲乘城。」
英語to don armor
德語panzern (V)?
法語Huit Bannières
1.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的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2.門關至一半,門里的高峻山崖突然四散崩碎,地面上,無數魑魅魍魎挨挨擠擠沖近;半空中,披甲天神騰云駕霧而來。
3.二十多名軍校披甲銀袍,雁序旁列,三十多個火槍手也都掛著大刀,挺槍直立,俱都是彪形大漢,一個個面目猙獰。
4., 伏尸百萬將未成,披甲黃沙嘆書生;一眼蒼字歸一統,今生壯志與君同!風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