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
![修習](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96333.png)
詞語解釋
修習[ xiū xí ]
⒈ ?演習;練習。
⒉ ?學習;研習。
⒊ ?修行。
⒋ ?修養;涵養。
引證解釋
⒈ ?演習;練習。
引《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贊》:“山西 天水、隴西、安定、北地 處勢迫近 羌 胡,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至乃講試累月,督以楚撻,晝夜修習,廢寢與食。”
⒉ ?學習;研習。
引《南史·陳新安王伯固傳》:“為政嚴苛,國學有墯游不修習者,重加檟楚,生徒懼焉,由是修業頗進。”
唐 白居易 《六十救學者之失》:“此由官失其業,師非其人,故但有修習之名而無訓導之實也。”
元 鄭廷玉 《金鳳釵·楔子》:“小生造物低,閉了選場,在狀元店修習一年,今年春榜動,卻去應舉去。”
⒊ ?修行。
引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將登名山,服食養性,非有廢也,事不兼濟,自非絶棄世務,則曷緣修習玄靜哉!”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張竭忠》:“天寳 中, 河南 緱氏縣 東 太子陵 仙鶴觀,常有道士七十餘人,皆精專修習,法籙齋戒皆全。”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 王繼業 ﹞詣闕進所得梵夾舍利等,詔擇名山修習。”
清 龔自珍 《長相思》詞序:“既為禱祝之詞,又以見山川清福,亦須從修習而來,殆不可妄得也。”
⒋ ?修養;涵養。
引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卷四:“蓋公之寬大仁恕出於天性,不假修習。”
國語辭典
修習[ xiū xí ]
⒈ ?學習、研習。
例如:「下課后,他總是留下來自行修習功課。」
分字解釋
※ "修習"的意思解釋、修習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 要知道自己自從修習金鵬族的瞳術之后,不敢說是明察秋毫之末,但絕對不會被迷宮之類的東西搞得暈頭轉向。
2.“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為”是“修習,修煉”的意思;天誅地滅,是并列結構,就是天地誅滅的意思。
3.哦,自從魔界和神界分庭抗禮以來,神魔兩界都是靈力和魔力不兼容,修習靈力的就不通魔力,反之亦然,神界下屬的人類,和魔界下屬的魔族更是如此。
4.通過艱苦卓絕的修習,智慧過人的他,最終成為三界領袖,讓三界重歸于和平。
5.今天的課和往常一樣,老師講的無非就是修習中要注意哪幾樣,反正翻來覆去,覆去翻來地講,講得眾人都能背下來了。
6.每修一種密法都要作一次灌頂,只有經過灌頂才能進入密宗修習步驟和次第。
7.學習本來是修習德業,有了德業之后才會立言。
8.說罷,仰天而視,望著幽谷中的芝蘭玉樹,落英繽紛,嘆道:“劍法修習,莫不是從死板的一招一式開始。
9.在孔子故居感悟其樸素的生平,去孔子研究院體味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游論語碑苑領略國粹藝術,到六藝城里體會修習“六藝”的樂趣……
10.為了無聊打發時間,龍小虎索性背起道法的修習口訣來,那東西他從小就背的滾瓜爛熟,自然是張口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