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

詞語解釋
巫峽[ wū xiá ]
⒈ ?長江三峽之一。一稱大峽。西起四川省·巫山縣·大溪,東至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因巫山得名。兩岸絕壁,船行極險(xiǎn)。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記楚襄王游云夢臺(tái)館,有楚懷王夢與巫山神女相會(huì)的故事,后遂以“巫峽”稱男女幽會(huì)之事。
引證解釋
⒈ ?長江三峽 之一。一稱 大峽。西起 四川省 巫山縣 大溪,東至 湖北省 巴東縣 官渡口。因 巫山 得名。兩岸絕壁,船行極險(xiǎn)。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 巫峽,蓋因山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絶。故漁者歌曰:‘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唐 楊炯 《巫峽》詩:“三峽 七百里,惟言 巫峽 長。”
宋 蘇軾 《巫山》詩:“瞿塘 迤邐盡, 巫峽 崢嶸起。”
郭沫若 《月蝕》:“巫峽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沒有的。”
⒉ ?戰(zhàn)國 宋玉 《高唐賦》記 楚襄王 游 云夢 臺(tái)館,有 楚懷王 夢與 巫山 神女相會(huì)的故事,后遂以“巫峽”稱男女幽會(huì)之事。參見“巫山”。
引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詞:“冰眸蓮臉見長新, 巫峽 更何人。”
宋 陳德武 《玉蝴蝶·雨中對紫薇》詞:“夢回 巫峽,春在瑤池。”
《宦海》第十五回:“﹝ 木觀察 ﹞雖然丁了艱,卻不肯守著居喪的禮節(jié),在那寢苫枕塊的時(shí)候,還要尋那 陽臺(tái) 巫峽 的風(fēng)流。”
國語辭典
巫峽[ wū xiá ]
⒈ ?長江三峽之一。位于湖北省巴東縣西,與四川省巫山縣接界。因巫山約束形成四十六公里的長峽,巫山十二峰屏列長江兩邊,江道狹隘,水流湍急。
分字解釋
※ "巫峽"的意思解釋、巫峽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抬頭望處,已到巫山。上面陽光垂照下來,下面濃霧滾涌上去,云蒸霞蔚,頗為壯觀。剛從遠(yuǎn)處看到的那個(gè)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人們告訴我,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
2., 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dòng)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
3.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dòng)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
4.抬頭望處,已到巫山。上面陽光垂照下來,下面濃霧滾涌上去,云蒸霞蔚,頗為壯觀。剛從遠(yuǎn)處看到的那個(gè)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人們告訴我,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
5.1959年12月初的一個(gè)早晨,長江上朔風(fēng)怒號,巫峽口波濤洶涌。
6.這里不時(shí)有瀑布從山間撲向江心,濺起一片片水花。江水隨著山勢的變化,九曲盤折,峰回路轉(zhuǎn)。我在船頭看得目不暇接,不知不覺就過了這如詩如畫的巫峽長廊。
7.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巫峽氣蕭森。
8.巫峽全長44公里,以其谷幽景謐而被津津樂道.
9.長江三峽包括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
10.在長江上游,瞿塘峽像一道閘門,峽口險(xiǎn)阻;巫峽像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絕好的風(fēng)景畫,神奇而秀美;西陵峽水勢險(xiǎn)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xiǎn)灘。
相關(guān)詞語
- lǐ wū里巫
- hēi hǎi hǎi xiá黑海海峽
- wū shān shān mài巫山山脈
- bó hǎi hǎi xiá渤海海峽
- huáng cǎo xiá黃草峽
- shén nǚ xiá神女峽
- wū wāng巫尪
- zàng wū葬巫
- wū nǚ巫女
- wū zhù巫祝
- wū yīn巫音
- wū yī巫醫(yī)
- jiàn xiá澗峽
- shǐ wū史巫
- chǔ xiá楚峽
- xíng wū行巫
- wū shān巫山
- wū yù巫嫗
- wū gǔ巫蠱
- bào wū暴巫
- wū shù巫術(shù)
- dà wū大巫
- wū xí巫覡
- zhēn nǚ xiá貞女峽
- wū shǐ巫史
- wū ér巫兒
- lóng yáng xiá龍羊峽
- yán xiá巖峽
- hé wū河巫
- cháng jiāng sān xiá長江三峽
- mǎ gān xiá馬肝峽
- gōng wū公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