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n shǒu
注音ㄈㄣ ㄕㄡˇ
⒈ ?明時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稱監司,亦可稱分守。
⒈ ?明 時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稱監司,亦可稱分守。
引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七:“分守既下車,數州吏微過,當 稚欽 笞之十。”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司道·方印分司》:“若分守雖云道,然而無欽降方印。”
⒉ ?職分。
引《莊子·天道》:“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宋 曾鞏 《制誥擬詞·相制三》:“鼎足居中,各遵其職,分守則異,合謀惟一。”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九變知言,出於 莊周,則百世不能易矣!曰:天也,道德也,仁義也,分守也,形名也,因任也,原省也,是非也,賞罰也,以此大平。”
1.做一個清澈明凈的女子,做一個淡泊平和的女子,做一個慈悲善良的女子,安分守己地活著,不奢求多少愛,亦不會生出多少怨。
2.面對李貴妃這一份知情達理、安分守己的誠摯,陳皇后那一點兒戒備之心、妒忌之情也就煙消云散了。
3.他能安分守己,也就免了許多煩惱。
4.他自己雖然不知道是因為懶,還是因為無用,總之覺得是一個不肯運動,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5.他們都安分守己的混著,而他沒有一點營生,在大街上閑晃.
6.舊社會的農民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安分守己。
7.正因為這樣,所以跟他同樣要好的張山與其結為手足,兩人感情深厚一樣是憨實的農民工,安分守己過著日子,從來沒有聽過他會跟人有結下過梁子。
8.安分守己做好分內的事情。
9.我們為斷地在他們耳邊說:"他們需要得到理解",因此,如果他們不把這現成的借口用作他們不安分守已這種自然現象的擋箭牌,那才是不近人情哩。
10.小強一向憨厚踏實,安分守己,他不會無緣無故地跑過來扇你耳光,一定是你把他惹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