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ōng guān
注音ㄉㄨㄥ ㄍㄨㄢ
繁體東觀
⒈ ?東漢洛陽南宮內觀名。明帝詔班固等修撰《漢記》于此,書成名為《東觀漢記》。章和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后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
⒉ ?稱宮中藏書之所。
⒈ ?東漢 洛陽 南宮內觀名。 明帝 詔 班固 等修撰《漢記》于此,書成名為《東觀漢記》。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后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
引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賚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臣職居南史,身典東觀,謹述私榮、傳之方策。”
唐 劉禹錫 《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詩:“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
⒉ ?稱宮中藏書之所。
引北周 庾信 《皇夏樂》:“南宮學已開,東觀書還聚。”
唐太宗 《賦尚書》詩:“崇文 時駐步,東觀還停輦。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清 錢謙益 《<董文敏公遺集>序》:“故其題識賞鑒之文,區明雅俗,別裁真偽,東觀輸其博,南宮遜其精。”
⒈ ?東漢時皇家藏書樓,在洛陽南宮,也是宮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
引《后漢書·卷五·孝安帝紀》:「詔謁者劉珍及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
唐·章懷太子·注:「洛陽宮殿名曰:『南宮有東觀。』」
1.湖州客商王某、虛江城東觀音庵尼姑田某等人犯合伙****并意圖拐賣,罪大惡極,天理難容,判當堂杖斃,裹了席子扔到義冢掩埋。
2.為了繼承父兄遺志,班昭在東觀藏書閣,窮年累月,孜孜不倦地著述,除將父兄所著部分分類整理、修訂外,又補寫八表和天文志。
3.于是乎,全國人民群龍無首,老中青領導人意見紛紜,蕓蕓群眾東觀西望、無所適從……個個無不垂頭嘆息,絕大多數悲觀絕望。
4.車夫高高在上東觀西望,不緊不慢地在你眼前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