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ěi jì
注音ㄌㄟˇ ㄐ一ˋ
繁體累跡
⒈ ?亦作“累跡”。
⒉ ?猶累足。因畏懼而不敢正立。
⒊ ?足踵相接。形容人群擁擠。
⒈ ?見(jiàn)“累跡”。亦作“累跡”。
⒉ ?猶累足。因畏懼而不敢正立。
引《晉書(shū)·慕容垂載記》:“﹝ 慕容垂 ﹞再為司隸,偽王公以下,莫不累跡。”
《北史·李憲傳》:“趙修 與其州里, 修 歸葬父母也,牧守以下,畏之累跡, 憲 不為屈,時(shí)人高之。”
⒊ ?足踵相接。形容人群擁擠。
引宋 歐陽(yáng)修 《相州晝錦堂記》:“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
1.一旦高車(chē)駟馬,旗旄導(dǎo)前而騎卒擁后,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車(chē)塵馬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