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道
詞語解釋
詭道[ guǐ dào ]
⒈ ?詭詐之術。
⒉ ?間道;捷徑。
引證解釋
⒈ ?詭詐之術。
引《孫子·計》:“兵者,詭道也。”
曹操 注:“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
《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或飾真以讎偽,或挾邪以干榮,或詭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
明 錢琦 《錢公良測語·淳風》:“若以成敗論,則世之詭道成功者,豈皆足稱者邪!”
章炳麟 《訄書·弭兵難》:“至於 明 季,士大夫多喜言兵事,其説不務訓練,而好崇詭道。”
⒉ ?間道;捷徑。
引《后漢書·盧植傳》:“植 以老病求歸,懼不免禍,乃詭道從 轘轅 出。”
《新唐書·高祖十九女傳》:“紹(柴紹 )詭道走 并州。”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四:“石勒 救 洛陽,詭道兼行出於 鞏訾 之間。詭,不正也。詭道,猶言斜徑也,此蓋由捷徑而往。”
國語辭典
詭道[ guǐ dào ]
⒈ ?詭詐不正之道。
引《孫子·計》:「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⒉ ?捷徑。
引《晉書·卷一〇四·石勒載記上》:「如聞冰船盡在瀆中,未上枋內,可簡壯勇者千人,詭道潛渡,襲取其船,以濟大軍。」
分字解釋
※ "詭道"的意思解釋、詭道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所謂兵貴神速,兵行詭道,怎么會進攻前預先通知敵人呢?這在戰爭中實在是令人費解的行為。
2.,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擾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zaojv.c om,不可先傳也。孫子
3., 詭道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運用靈活的戰術,快速機動和偽裝欺敵來戰勝敵人。
4., 孫子兵法跟狼子兵法真沒太大差別。比如說,兵者,詭道也。知己知彼、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等。這些都是狼的拿手好戲,是條狼就會。
5.所謂兵貴神速,兵行詭道,怎么會進攻前預先通知敵人呢?這在戰爭中實在是令人費解的行為。
6., 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老夫以為,此乃兵法之精髓!
7.孫子兵法跟狼子兵法真沒太大差別。比如說,兵者,詭道也。知己知彼、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等。這些都是狼的拿手好戲,是條狼就會。
8.兵者,詭道也,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沒有人可以規定誰應該在哪里,不應該在哪里,不是嗎?
9.古代兵法上強調“韜略”、“詭道”,其旨在告誡兵家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相關詞語
- dào zàng道藏
- lì dào yuán酈道元
- zhī dào知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說會道
- jiào dào叫道
- nán dào難道
- jiǎ sì dào賈似道
- dào guāng道光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
-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
-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
- dào jiào道教
-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聲載道
- bái yī dào白衣道
- gàn dào干道
- tóu tóu shì dào頭頭是道
- wèn shí dào bǎi問十道百
- dào yì道義
- yín dào淫道
- huà dào化道
- zhì tóng dào hé志同道合
- dōng dào東道
- dào shì道士
- dào huì sī道會司
- shí dào食道
- dào tóng道同
- zhāng dào líng張道陵
- zuò dōng dào做東道
- zhì dào治道
- dào tóng yì hé道同義合
- huáng tǔ dào黃土道
- yīn dào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