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ng wēi
注音ㄈㄤˊ ㄨㄟ
⒈ ?在錯誤或壞事剛萌發時,就加以制止。
⒈ ?在錯誤或壞事剛萌發時,就加以制止。
引《晉書·慕容垂載記》:“垂 為三軍之統,卿為謀 垂 之主,用兵制勝之權,防微杜貳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常謂盡誠可以絶嫌猜,徇公可以弭讒愬。謂慎獨防微為近隘,謂艱貞用晦為廢忠。”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古之婦人,夫不在家,則不為容飾也,其遠嫌防微,至於如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二戴》:“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懼。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樹。”
1.為政要防微杜漸,消弭亂源,才能安定政局。
2.要體認運動員有生涯轉換的危機,并從教育的方式中防微杜漸、轉化危機。
3.為了避免*品對青少年身心所造成的損害,我們應該防微杜漸,事先做好預防的教導與宣傳工作。
4.科恩中校認為這是梅杰少校的中隊里開始出現的一種不健康的傾向。為了防微杜漸,他果斷地采取了行動。
5.對于疾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應該防微杜漸,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6.對于疾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應該防微杜漸,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7.只要我們善于抓住學生中存在的思想苗頭,防微杜漸,就會使我們的工作變被動為主動。
8.充分認識貨幣政策效應的時滯問題,借鑒美聯儲運用防微杜漸、先發制人的前瞻性策略,尋求敏感性較好的先行指標,及時把握宏觀經濟的轉折點,避免“臨陣磨刀”使經濟出現劇烈的波動或“大震”。
9.這些調查十分奏效,既可防微杜漸,避免行政出現嚴重失誤,亦可解決基本問題,防止日后有同類的投訴。
10.對于疾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應該防微杜漸,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