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de
注音ㄨˊ ˙ㄉㄜ
繁體無得
⒈ ?猶無從。
⒉ ?猶不許,不準(zhǔn)。
⒊ ?未能得以。
⒋ ?無所得。
⒈ ?猶無從。得,一本作“德”。參見“無從”。
引《論語·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br />邢昺 疏:“三讓之美,皆隱蔽不著,故人無得而稱焉?!?/span>
⒉ ?猶不許,不準(zhǔn)。
引《商君書·墾令》:“無得為罪人請於吏而饟食之?!?br />《漢書·朱博傳》:“積受取一錢以上,無得有所匿。欺謾半言,斷頭矣!”
⒊ ?未能得以。
引《宋史·胡松年傳》:“﹝ 張敵萬 ﹞向在 淮南 誘敵深入,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 金 人至今膽落。”
⒋ ?無所得。
引《呂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無賞為賞,以無得為得者也?!?/span>
1.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yùn)時(shí)。李白
2.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意時(shí)。
3.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判處針?biāo)?,無得參差。
4.不思,故有惑;不求,故無得;不問,故不知。
5.比丘亦爾,受人供養(yǎng),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6.比丘亦爾,受人供養(yǎng),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鳩摩羅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