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sù
注音ㄅㄨˋ ㄙㄨˋ
⒈ ?布衣素服。布指質地,素指顏色,形容衣著儉樸。
⒉ ?指卑微的地位或身分。
⒊ ?借指平民。
⒈ ?布衣素服。布指質地,素指顏色,形容衣著儉樸。
引《宋書·禮志二》:“皇后終除之日,不宜還著重服,直當釋除布素而已。”
《宋史·道學傳四·李燔》:“被服布素,雖貴不易。”
⒉ ?指卑微的地位或身分。
引《北史·隋房陵王勇傳》:“帝曰:‘此兒不堪承嗣久矣。皇后恒勸我廢,我以布素時生,復長子,望其漸改,隱忍至今。’”
宋 范仲淹 《蔡公墓志銘》:“某自布素從公之游,見公出處語默,無一不善。”
⒊ ?借指平民。
引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自公卿以逮布素,皆歡然誠信相接,如坐人春風中。”
⒈ ?形容穿著樸素。
引《宋史·卷四三〇·道學傳四·李燔傳》:「燔處貧賤患難若平素,不為動,被服布素,雖貴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