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顯露。
引《國語·越語下》:“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與之俱行。后則用陰,先則用陽;近則用柔,遠則用剛。后無陰蔽,先無陽察,用人無藝,往從其所。”韋昭 注:“后動者太舒靜,為陰蔽也。先動者太顯露,為陽察也。”馬王堆 漢 墓帛書《十六經·觀》:“夫是故使民毋人埶,舉事毋陽察,力地毋陰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