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cǎi
注音ㄅㄨˋ ㄘㄞˇ
繁體不採
⒈ ?不理睬。
⒈ ?亦作“不睬”。對別人的言語、行為不予理會。
引《北齊書·穆后傳》:“后既以 陸 為母, 提婆 為家,更不採 輕霄。”
《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那笑他的他也不倸,憐他的他也不受。”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時 云長 在側, 孔明 全然不睬。”
不理睬。 唐 杜荀鶴 《登靈水閣貽釣者》詩:“未勝漁父閒垂釣,獨背斜陽不采人。”
《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他又説兩聲,渾家又不采。”
⒈ ?不摘取。
例如:「在深山中不采不知名的水果吃,以免中毒。」
⒉ ?不理會。
引《北史·卷一四·后妃傳下·齊后主皇后穆氏傳》:「后既以陸為母,提婆為家,更不采輕霄。」
1.一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既要服從分管的副職領導,更要聽從正職的指揮和命令,于是,為了使其能夠在正副職間尋求平衡,通常不得不采取左右逢源的手段。
2.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嗎?
3.郭嘉拿過竹片一看,袁紹自少年時如何紈绔,廣招賢良時如何做作,時常問人計略卻不采納,等等等等。
4.固然行動不一定能帶來令人滿足的結果,但不采取行動就盡無滿足的結果而言。
5.為了取得經理對他的信任,有時也不得不采用陽奉陰違的手法。
6.你如果不采取應對危機的措施,就抓不到重振旗鼓的機會。但是,你如果只顧應對危機,危機一旦結束,投資人就不再喜歡你了。
7.這問題值得政府高度的關注,刻不容緩。政府再不采取任何行動,疏忽職守就等同坐以待斃。
8.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9.但電視采訪時,檢察官卻振振有辭地向記者解釋不采信岳中偉證言的原因。
10.我認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那些只知賺錢,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