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ng shì
注音ㄈㄤˊ ㄕˋ
詞性名詞
⒈ ?房間。
英room;
⒈ ?房屋;房間。
引《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審門閭,謹(jǐn)房室,必重閉。”
《后漢書·翟酺傳》:“遂起太學(xué),更開拓房室。”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七》:“若燒去房室,彼不能駐足,必往他處。”
⒉ ?特指內(nèi)室。
引《呂氏春秋·仲春》“雷且發(fā)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兇災(zāi)” 漢 高誘 注:“有不戒慎容止者,以雷電合房室者,生子必有瘖躄通精狂癡之疾,故曰‘不備必有兇災(zāi)’。”
⒊ ?指房事,性生活。
引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五:“去肥濃,節(jié)酸咸,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
《南史·梁紀(jì)中·武帝下》:“﹝ 武帝 ﹞自五十外便斷房室。”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有一個女子 陳氏,年十四歲,嫁與 周世文 為妻, 世文 年紀(jì)更小似 陳氏 兩歲,未知房室之事。”
1.或房室不節(jié),勞傷過度,腎精虧損,虛火內(nèi)生,灼傷陰津,均可發(fā)生消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