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zì
注音ㄑ一ˊ ㄗˋ
⒈ ?漢王莽時六體書之一,大抵根據古文加以改變而成。
⒉ ?泛指古文字。
⒈ ?漢 王莽 時六體書之一,大抵根據古文加以改變而成。
引《漢書·揚雄傳下》:“間請問其故,乃 劉棻 嘗從 雄 學作奇字, 雄 不知情。”
顏師古 注:“古文之異者。”
《隋書·經籍志一》:“漢 時以六體教學童,有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鳥。”
⒉ ?泛指古文字。參閱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
引傅尃 《周鼎》詩:“腹中奇字隱約見,刻畫屈曲蟠虬龍。”
⒈ ?王莽六書之一。據戰國時通行于六國的文字加以改變而成。
引漢·許慎〈說文解字敘〉:「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為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
1.他長大后,博覽群書,天文、地理、蓍龜、蟲篆奇字等無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