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 miǎo
注音ㄕㄨˋ ㄇ一ㄠˇ
繁體樹杪
⒈ ?樹梢。
⒈ ?樹梢。
引《陳書·儒林傳·王元規》:“元規 自執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閣於樹杪。”
唐 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詩:“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是夕月明,余步階上,仰見樹杪兩紅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漸沒。”
⒈ ?樹的末梢。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詩:「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也作「樹梢」。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六翮飛身,爭投棲于樹杪。」
1.鶴立花邊玉,鶯啼樹杪弦。
2.見佳木蘢蔥,奇花爛漫,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下。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于山坳樹杪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