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
詞語解釋
一統[ yī tǒng ]
⒈ ?統一國家。
英unify a country;
引證解釋
⒈ ?統一。多指全國統一于一個政權。
引《管子·五行》:“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開乎萬物,以總一統。”
尹知章 注:“總持其本,以統萬物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今普天一統,九垓同風。”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一折:“方今寰區一統,都來進貢。”
⒉ ?猶一并,一齊。
引孫中山 《黨員須研究革命主義》:“本總理自當將吾黨事和國事,一統盡力做去。”
沙汀 《一個秋天的晚上》:“因為一次頗為別致的示眾,它把全市的男婦老幼,一統召集來了。”
⒊ ?猶一樁。指一個整體。
引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著,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似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箇私己的心。’”
清 陳確 《與劉伯繩書》:“即心即性,即學即道,是一統功夫。”
⒋ ?表數量。用于碑碣,猶一座。
引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打一統法帖碑,去向京師賣。”
元 李壽卿 《伍員吹簫》第一折:“我久已后索與他蓋一所設像的祠,建一統紀節的碑。”
⒌ ?漢 代《三統歷》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年為一統。
引《漢書·律歷志》:“終天之數,得八十一,以天地五位之合終於十者乘之,為八百一十分,應歷一統千五三十九歲之章數。”
國語辭典
一統[ yī tǒng ]
⒈ ?全國由一個政府統治而不分裂。
例如:「中國一統」。
⒉ ?一齊。
引《老殘游記·第一九回》:「再賭一場,一統算帳。」
⒊ ?一座。
引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二折》:「我久以后索與他蓋一所設象的祠,建一統紀節的碑。」
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磨障套·尾聲〉:「立一統碑碣字數行,將德政因由都載上。」
⒋ ?古代歷法以一千五百三十九歲為一統。
引漢·王充《論衡·譋時》:「積日為月,積月為時,積時為歲,千五百三十九歲為一統。」
分字解釋
※ "一統"的意思解釋、一統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改革開放以后,流通領域變化最大,徹底改變了國營商場一統天下的局面,如今小商店、小飯館觸目皆是,老百姓購貨買物方便極了。
2.戰匈奴,龍旗招展匈奴遁,中華版圖至北極;戰南洋,漢軍鐵馬平蠻邦,萬千島國歸大漢;東征西討,大中華帝國終于一統歐亞大陸,一圓現代熱血青年心中強國之夢。
3.這是一個女子入情,陷情,淡情,由紅塵的十丈軟紅的磨折之痛到一統雙界的淡然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但卻刻骨銘心。
4., 想我國兵強馬壯終有一統天下之時,將軍大才,正可一展所長列土封疆,彼時自然可以統帥三軍席卷西域,收復萬疆,以安將士之懷!
5.國慶普天同慶,三山五岳歡騰。自古國家一統,從來家國一體。家安國太平,家和萬事興。攜手共建幸福長城,齊心同享美好人生。縱情放飛祝福,真心愿你幸福。祝你國慶快樂,合家安康,美滿又幸福!
6.長篇歷史文化小說《鑿西域》藝術性地再現了張騫及其追隨者們不畏艱險,前赴后繼,首通西域,為漢王朝最終驅逐匈奴,一統西域建立曠世勛功的卓絕歷程。
7., 太祖皇帝一統江山,他未來得及參與,不能像劉伯溫那樣封侯拜相,大明朝安邦定國,四海升平,他空有抱負,卻是郁郁不得志。
8.圣人之道要是管用,圣人早就自己一統天下了。
9.改革開放以后,流通領域變化最大,徹底改變了國營商場一統天下的局面,如今小商店、小飯館觸目皆是,老百姓購貨買物方便極了。
10.長夜漫,是黨開天辟地帶來光明;鐵蹄踏,是黨振臂而起抵御外侮;山河破,是黨披荊斬棘一統華夏;積弱貧,是黨改革開放再創輝煌。七一到,為黨祝福!
相關詞語
- yī bù一部
- yī wù一物
- yī yè一夜
-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
- yī dù一度
- yī tóu一頭
- yī tiān一天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yī piàn一片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yī qiè一切
- yī fēn一分
- yī huì er一會兒
- yī jū一匊
-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
- yī kè一刻
- yī lù一路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yī shǒu一手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
- yī sè一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
- yī kuài一塊
- yī chū一出
- yī dǎ一打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ī dī一滴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凈
- shǎng yī quàn bǎi賞一勸百
- yī jū一拘
- yī zhāo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