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zhèng
注音ㄒ一ㄤ ㄓㄥˋ
繁體鄉正
⒈ ?鄉大夫。
⒉ ?隋唐以五百戶為鄉,置鄉正一人。理民間訴訟。
⒊ ?舊時有些地方稱鄉長。
⒈ ?鄉大夫。參見“鄉大夫”。
引《左傳·襄公九年》:“二師令四鄉正敬享,祝宗用馬于四墉,祀 盤庚 于西門之外。”
杜預 注:“鄉正,鄉大夫。”
《逸周書·大匡》:“賦灑其幣,鄉正保貸。”
朱右曾 校釋:“鄉正,鄉大夫也。 《春秋傳》曰:使四鄉正敬享。保而后貸,防姦欺也。”
⒉ ?隋 唐 以五百戶為鄉,置鄉正一人。理民間訴訟。
引《隋書·李德林傳》:“威 又奏置五百家鄉正,即令理民間辭訟。”
《舊唐書·高士廉傳》:“竇軌 之鎮 益州 也,聞而召見( 朱桃椎 ),遺以衣服,逼為鄉正。”
⒊ ?舊時有些地方稱鄉長。
引許地山 《綴網勞蛛·枯楊生花》:“我又不是 滄海 底鄉正,不一定就能認識她。”
1.新月,新月彎彎,像一條小船。我乘船歸去,越過萬水千山。花香。夜暖。故鄉正是春天。你睡著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