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mí
注音一 ㄇ一ˊ
⒈ ?一味;一個勁。
⒈ ?一味;一個勁。
引《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不問青紅與白皂,一迷將奴胡廝鬧。”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兒家口沒遮攔,一迷的將言語摧殘。”
《水滸傳》第三回:“魯達 心慌搶路,正不知投那里去的是,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
⒈ ?一味、一直。元·高文秀。元·秦?夫也作「一昧」。
引《遇上皇·第一折》:「耳根上一迷里直拳搶,他惡狠狠都扯破我衣裳」
《趙禮讓肥·第三折》:「怎當他一迷里胡為,百般家抪擺。」
⒉ ?一種過度的好尚。
例如:「下棋是一迷」、「看球賽是一迷」。
1.她最后畫的一張畫像就是你,懶散地倚靠在前門;只有你那皺眉蹙額表情就象是說“我過著糟糕透頂的第三世界的童年生活并且你從我所擁有的這一迷茫的眼神便可辨認得出來”。
2.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