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i xiè
注音ㄊㄞˊ ㄒ一ㄝˋ
繁體臺榭
⒈ ?臺和榭。亦泛指樓臺等建筑物。
⒈ ?臺和榭。亦泛指樓臺等建筑物。
引《書·泰誓上》:“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萬姓。”
孔穎達 疏引 李巡 曰:“臺,積土為之,所以觀望也。臺上有屋謂之榭。”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詩:“君王臺榭枕 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
《紅樓夢》第一〇二回:“那日, 尤氏 過來送 探春 起身……覺得凄涼滿目,臺榭依然,女墻一帶都種作園地一般,心中悵然如有所失。”
⒈ ?臺,方形且高的建筑物。榭,臺上有屋。臺榭,亭臺樓榭。
引《書經·泰誓上》:「惟宮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萬姓。」
1.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2.一百十四、在古鎮蕩口,縱橫交錯的水系、枕河而建的民居與河畔的橋廊臺榭一起,構成了景色旖旎、魅力獨具的古鎮風情和水鄉長巷。
3.遙想當年,數以千計的儒生席地而坐,子游盤腿坐在臺榭之上,手持角尺,案桌上擺著竹簡,渾厚明亮的嗓音回蕩在武城上空,悠揚頓挫的弦歌不絕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