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òu rú chōng ěr
注音一ㄡˋ ㄖㄨˊ ㄔㄨㄥ ㄦˇ
成語解釋
褎如充耳
⒈ ?謂服飾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稱。《詩·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傳:“褎,盛服也。充耳,盛飾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稱也?!币徽f像聾子一樣塞耳不聞,形容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鄭玄箋:“充耳,塞耳也。言衛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瘪R瑞辰通釋:“充耳當從《箋》訓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焙笕硕鄰泥嵐{,用作塞耳不聞之意。
⒈ ?謂服飾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稱。
引《詩·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毛 傳:“褎,盛服也。充耳,盛飾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稱也?!?br />一說像聾子一樣塞耳不聞,形容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 鄭玄 箋:“充耳,塞耳也。言 衛 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br />馬瑞辰 通釋:“充耳當從《箋》訓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br />后人多從 鄭 箋,用作塞耳不聞之意。 《明史·湯開遠傳》:“武臣桀驁恣睢,無日不上條陳,爭體統。一旦有警,輒逡巡退縮,即嚴旨屢頒,褎如充耳。”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向者累請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為於國亡勢去之餘,亦已知其難矣?!?/span>
⒈ ?比喻士大夫服飾華美,卻不能與德行相稱。
引《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