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āi yàn
注音ㄞ 一ㄢˋ
繁體哀豔
⒈ ?文辭凄切而艷麗。
例自屈宋以降,為文者本于哀艷,務于恢誕,亡于此興,失古義矣。——柳冕《與徐給事論文書》
英be sad and beautiful; be sadly touching; be plaintive and elegant;
⒈ ?見“哀艷”。亦作“哀艷”。
⒉ ?謂文詞悽惻綺麗。
引唐 柳冕 《與徐給事論文書》:“自 屈 宋 已降,為文者本於哀艷,務於恢誕,亡於比興,失古義矣。”
清 侯方域 《書<吳延仲集>后》:“﹝ 延仲 ﹞近體頗哀艷。在 韓 李 間,非其至也。”
劉師培 《南北文學不同論》:“子山 繼作,掩抑沉怨,出以哀艷之詞。”
⒊ ?謂情致哀婉纏綿。
引徐遲 《牡丹》:“她是那樣的單純、嫵媚、美麗,卻又何等的高傲、哀艷、痛苦!”
⒈ ?文詞悱惻綺麗。
引唐·柳冕〈與徐給事論文書〉:「自屈宋已降,為文者本于哀艷,務于恢誕,亡于比興,失古義矣。」
⒉ ?哀婉凄艷的情思。
引清·沈起鳳《諧鐸·卷四·南部》:「如金德輝之尋夢、孫柏齡之別祠,仿佛江采蘋樓東獨步,冷淡處別饒一種哀艷。」
1.至于文字之哀艷動人,氣度之從容不迫,聲調之婀娜有致,尤可令人百讀不厭。
2.哀怨的靈魂在翹首等待一段哀艷的美麗。
3.滿臉淚痕的杜小深坐起來,看到邱偉邱偉緊握的拳頭,血,正從指縫慢慢流瀉下來,像一道道哀艷無比的軌跡,驚心怵目。
4.至于文字之哀艷動人,氣度之從容不迫,聲調之婀娜有致,尤可令人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