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ào qì
注音ㄏㄠˋ ㄑ一ˋ
繁體號泣
⒈ ?號咷大哭。
⒈ ?號咷大哭。
引《書·大禹謨》:“帝初于 歷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
宋 司馬光 《蘇騏驥墓碣》:“行及 宛 葉 間,聞喪,因號泣,晝夜奔赴,凡七日,行千三百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秦生》:“腹痛口噤,中夜而卒,妻號泣,為備棺木,行入殮矣。”
⒈ ?大聲哭泣。
引《禮記·曲禮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曰:『朕不可舍百官而去。』眾皆號泣相隨。」
近悲啼 號哭
1.這一年,江河又一次暴發最大的一次洪水,造成長江四口洪水相連,平地漲水數尺,整個江南變成澤國,殘垣斷壁,霖潦彌月,樹梢棲滿災民,號泣之聲不絕。
2.首當其沖的是塞爾維亞,“整個國家處在逃跑之中”,百姓扶老攜幼,號泣于道。
3.加藤對日本文化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具有穿越時間邃道的力量,令人想起去年夏天一種叫“周末號泣”的文藝產品風靡日本。
4.薤露行,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