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lì
注音ㄓˋ ㄌ一ˋ
⒈ ?聳立。
例兩山隔河峙立。
英stand towering;
⒈ ?屹立,并立。
引《三國志·吳志·吳主傳》“以太常 顧雍 為丞相” 裴松之 注引《吳書》:“吳 魏 峙立,誰將平一海內者乎?”
《云笈七籤》卷七九:“昔 黃帝 游觀六合,后造神靈,見東中西北四岳并有佐命之山,唯 衡山 峙立無輔。”
清 龔自珍 《乞糴保陽》詩之二:“置酒急酌之,煖此冬心冬。三鳳出堂后,峙立皆溫恭。”
徐遲 《漢水橋頭》:“在一九五四年五月里,有幾個橋墩已經搶出水面,巍然峙立著了。”
⒈ ?高聳直立。
例如:「玉山國家公園群峰峙立,終年云霧繚繞,是臺灣的勝景之一。」
1.腳下的羊腸小道,在那些峙立高聳的石林中蜿蜒而去,直伸到縹緲云霧之中,消失無蹤;從石林壁隙中搜路而上,兩側奇巖形狀詭譎,無不罔肖形物,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