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í bèi
注音ㄐ一ˊ ㄅㄟˋ
繁體吉貝
⒈ ?梵語或馬來語的譯音。古時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國中原地區廣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記載中的吉貝,實多指草棉,但仍常將棉花與木棉科的木棉樹相混淆。指棉布。
⒈ ?梵語或馬來語的譯音。古時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國中原地區廣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記載中的吉貝,實多指草棉,但仍常將棉花與木棉科的木棉樹相混淆。
引《梁書·諸夷傳·林邑國》:“吉貝者,樹名也。其華成時如鵝毳,抽其緒紡之以作布,潔白與紵布不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木棉》:“木綿有二種,似木者名古貝,似草者名古終。或作吉貝者,乃古貝之訛也。”
⒉ ?指棉布。
引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三:“閩 廣 多種木綿,樹高七八尺,葉如柞,結實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開,露白綿茸然。土人摘取去殼,以鐵杖桿盡黑子,徐以小弓彈令紛起,然后紡績為布,名曰吉貝。”
吳晗 《朱元璋傳》第六章二:“棉布傳入 中國 很早, 南北朝 時從南洋諸國輸入,稱為吉貝,白迭。”
⒈ ?木棉。為馬來語 kapok的音譯。為木棉樹種子周圍的茸毛,色白質軟,可做枕頭和墊子的填充物,也可當做絕緣材料。
1.記得就在接診那名患者的前幾天,我還曾經問過他為什么在吉貝醫院工作已經整整兩年了,卻不想給自己一次休假?他的回答并不出乎意料卻是那么耐人回味。
2.用吉貝紡織出來的衣被稱作“黎錦”,黎錦的柔韌性極佳,織婦們在錦上精心繡出各種絢麗的圖案,使其錦上添花,身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