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
詞語解釋
扼腕[ è wàn ]
⒈ ?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慮、憤怒、激動等心理活動。
例樊于期偏袒扼腕而進曰。——《史記·刺客列傳》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英wring one's wrists in sorrow or despair;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扼捥”。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表示振奮、惋惜、憤慨等情緒。
引《戰國策·燕策三》:“樊於期 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乃今得聞教!’”
《韓非子·守道》:“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而無扼捥聚脣嗟唶之禍。”
宋 陸游 《<傅給事外制集>序》:“每言虜,言畔臣,必憤然扼腕裂眥,有不與俱生之意。”
清 薛福成 《后樂園記》:“撫時扼捥,壎唱篪和,其音如貫。”
柯靈 《香雪海·文苑絮語》:“凄涼的詩篇,像田間可愛的野花遭到風雨摧殘一樣令人扼腕,嘆息。”
國語辭典
扼腕[ è wàn ]
⒈ ?用手握腕,以表示內心的情緒:(1)? 失意的樣子。(2)? 憤怒的樣子。(3)? 表示得意、振奮。唐·白行簡(4)? 表示同情與嘆息。也作「搤腕」。
引《醉醒石·第一四回》:「故寒窗扼腕,靜舍悲歌,便做出三上書,幾叩門根柢。」
《戰國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
《李娃傳》:「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人家知道他于這個小兒子鐘愛特甚,見了面都著實代為扼腕。」
英語to wring one's hands (literally wring one's wrists)?
分字解釋
※ "扼腕"的意思解釋、扼腕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檀淵之盟,始有中國賜給蠻夷歲幣一說,靖康之后,更有中原王朝稱臣稱侄以致殺功臣求和的先例,種種恥辱,千年之下,仍讓人扼腕長嘆。
2.在這部戲里,有少年到男人的蛻變成長,有冷傲英雄的落寞與放逐,有令人惻然的兄弟情義,有英雄扼腕的豪邁蒼涼。
3.大家在羨慕不已的同時,也不禁扼腕長嘆:竟然還有這樣的答案!具體的謎面,欒明已經忘記,不過那些在謎底揭曉之際,搓手頓足的懊悔臉孔卻記憶猶新。
4.他犧牲得那么壯烈,讓大家扼腕嘆息。
5.不理夫人的白眼,靜靜地閱讀,時而惆悵,時而恍然,凄涼處扼腕長嘆,悲壯處掀桌拍案,傻笑激動,留戀惝恍。
6.貧道急忙趕來,希望能阻止同歸于盡的結局,但沿途要躲避羅睺的探察和阻撓,誤了不少時間,結果還是晚了一步,差點三族同滅,真是令人扼腕長嘆!
7., 他革命壯志未酬,竟先我們而去,怎能不叫人扼腕嘆息。
8.那些激蕩的歲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讓人熱血沸騰,或又扼腕嘆息。
9., 有的怒形于色、義憤填膺;有的扼腕長嘆;有的凄然含淚;有的一臉不平之色卻在強忍怒火。
10.噩耗傳來,握著年僅34歲的蔡一清全訓考核的全優成績單,一名將軍扼腕嘆息。
相關詞語
- shǒu wàn手腕
- è shā扼殺
- 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 zhǒu wàn肘腕
- quán wàn拳腕
- tuǐ wàn腿腕
- è wàn搤腕
- wàn gǔ腕骨
- xuān wàn rǎng bì揎腕攘臂
- wàn lì腕力
- gǔ wàn鼓腕
- zǔ è阻扼
- è bì niè zhǐ扼臂嚙指
- tiě wàn鐵腕
- è wàn dǐ zhǎng扼腕抵掌
- è wàn dǐ zhǎng扼腕抵掌
- jiě wàn jiān dāo解腕尖刀
- wàn zǐ腕子
- ruò wàn弱腕
- è hóu扼喉
- fǔ bèi è kēng拊背扼吭
- bāi wàn zǐ掰腕子
- gē bó wàn zǐ胳膊腕子
- è wàn扼腕
- è wàn扼腕
- zhěn wàn枕腕
- táng bì è zhé螳臂扼轍
- è bì扼臂
- duàn wàn斷腕
- è sǐ扼死
- wàn fǎ腕法
- wàn tóu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