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miáo
注音ㄑ一ㄥ ㄇ一ㄠˊ
詞性名詞
⒈ ?處于生命、發(fā)育、生長的最初或相對較早階段的沒有成熟的莊稼。
英young crops;
⒈ ?青色的禾苗。
引南朝 齊 謝朓 《賦貧民田》:“舊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唐 戴叔倫 《屯田詞》:“新禾未熟飛蝗至,青苗食盡餘枯莖。”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我們作莊稼的,到了青苗在地的時候,那一夜不到地里守莊稼去?”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四:“‘青苗呢?’ 劉勝 問他。‘青苗隨地走。地給誰家,青苗歸誰家。’ 蕭隊長 說。”
⒉ ?見“青苗法”。
⒊ ?見“青苗錢”。
⒈ ?初生、未開花的綠色草木。多指未成熟的農(nóng)作物。
1.從那東方山頂,升起皎潔月亮,未嫁少女的面容,時時浮現(xiàn)我心上,去年種的青苗,今年已成秸束,少年忽然衰老,身比南弓還彎,南弓:西藏南部制造的弓。
2.這就是后來王安石變法中“青苗法”的雛形。
3.其均輸、青苗、方田均稅、農(nóng)田水利、免稅,市易諸法,利在理財富國;保馬、保甲、將兵諸法利在精兵簡政,便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