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 ān
注音一ㄢˊ ㄢ
1.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幕天席地,艱苦卓絕,終于到達了延安。
2., 抗戰時期,愛國青年紛紛奔赴延安,投身到火熱的斗爭中去。
3.校址問題,既然延安窯洞都可以辦,為什么我們不能搭起帳篷來辦呢?或者用簡陋一點的房子來辦呢?
4., 抗戰時期,革命青年紛紛奔赴延安。
5.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幕天席地,艱苦卓絕,終于到達了延安。
6., 他毅然決然拋棄了優裕的生活,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7.直到1946年的“五四”青年節,經一些“老大姐”說合,45歲的陜甘寧晉綏聯防副司令兼參謀長徐向前,與36歲的延安保育院院長黃杰喜結良緣。
8.朱和平說,在延安保育院成長起來的孩子,經歷了馬背上的搖籃和戰火的考驗,像**、伍紹祖等很多人都成為共和國的棟梁之才、各行各業的專家。
9.紅軍戰士們秉著艱苦卓絕的精神,千里迢迢遠赴延安,不怕萬水千山,一路上風雨無阻,遇見敵人勇猛無敵,沖鋒陷陣,最后終于以堅貞不屈的精神贏得到達了延安。
10.1947年3月,因蔣介石的胡宗南部20萬大軍進犯延安,劉思齊隨部隊撤離東渡黃河到山西,毛岸英則跟隨父親轉戰陜北,一對熱戀中的青年被戰爭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