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ū shì
注音ㄨ ㄕˋ
繁體誣飾
⒈ ?虛妄粉飾,虛假不實。
⒈ ?虛妄粉飾,虛假不實。 《資治通鑒·漢王莽天鳳三年》:“﹝ 莽 ﹞曰:‘夫地有動有震,震者有害,動者不害。
引《春秋》記地震,《易·繫》坤動;動靜辟翕,萬物生焉。’其好自誣飾,皆此類也。”
明 李贄 《與方訒庵書》:“則天地日月昭鑒吾兄,名位不期高而自高,子孫不期盛而自盛矣,非誣飾之詞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婦女·假曇陽》:“然和同三教,力擯旁門,語俱具 弇州 侍中,初非誣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