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問
詞語解釋
理問[ lǐ wèn ]
⒈ ?審理,訊問。
⒉ ?官名。元行省有理問所,置理問、副理問等官;明清時為布政使司直屬官員之一。掌勘核刑名。
引證解釋
⒈ ?審理,訊問。
引《元史·刑法志一》:“其鬭訟……及科差不公自相告言者,從本管理問。”
《水滸傳》第二六回:“原來縣吏都是與 西門慶 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説;因此,官吏通同計較道:‘這件事難以理問?!?/span>
⒉ ?官名。 元 行省有理問所,置理問、副理問等官; 明 清 時為布政使司直屬官員之一。掌勘核刑名。
引《元史·百官志七》:“理問所,理問二員,正四品;副理問二員,從五品?!?br />《明史·職官志四》:“承宣布政使司……理問所,理問一人,從六品,副理問一人,從七品?!?br />《清史稿·職官志三》:“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省各一人……理問所理問,從六品?!?br />《清史稿·職官志三》:“理問掌推勘刑名?!?/span>
國語辭典
理問[ lǐ wèn ]
⒈ ?審理、訊問。
引《元史·卷一〇二·刑法志一》:「其斗訟、婚田、良賤、錢債、財產(chǎn)、宗從繼絕及科差不公自相告言者,從本管理問。」
《水滸傳·第二六回》:「因此官吏通同計較道:『這件事難以理問?!弧?/span>
⒉ ?職官名。元代行省有理問所,置理問等官,負(fù)責(zé)檢查核驗法律實施情況,明朝以后則屬布政司直屬官員。
分字解釋
※ "理問"的意思解釋、理問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美國袖里藏刀正在瞄準(zhǔn)中日的軟肋,然而北京當(dāng)前的應(yīng)對既讓中國有理有據(jù)維護(hù)主權(quán),又沒有爆發(fā)嚴(yán)重沖突,此次處理問題,可以看出北京的老辣。
2.要精致不要粗糙,做事盡善盡美,考慮問題復(fù)雜化,處理問題簡單化。
3.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xiàn)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了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yīng)手;對現(xiàn)實了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m·斯科特·派克
4.最后,中產(chǎn)階層和其他各階層要對心理問題重新認(rèn)識,遇到心理問題不能諱疾忌醫(yī),應(yīng)該找心理工作的專業(yè)人士幫助解決。
5.如果測試失敗,那么讓構(gòu)建也失?。涸缫稽c從容地處理問題,總比以后問題半夜三更把您從夢中喚醒要好。
6.要精致不要粗糙,做事盡善盡美,考慮問題復(fù)雜化,處理問題簡單化。
7.我們觀察處理問題,既要從大處著眼,又要從小處著手。
8.老師依據(jù)班委反映的情況,又親自做了實際調(diào)查,才著手處理問題。
9.我們觀察處理問題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10., 此外,我們的獨生子女,一方面心理比較脆弱,另一方面他們要承受很大的升學(xué)壓力,所以引發(fā)了許多心理問題,這已經(jīng)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十分重視。
相關(guān)詞語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lǐ wǎng理枉
- zhé lǐ哲理
- lián lǐ rú連理襦
- wéi lǐ lùn唯理論
- jiàng lǐ匠理
- lǐ yīng理應(yīng)
- hé lǐ合理
- lián lǐ zhī連理枝
- tiáo lǐ條理
- méi lǐ lùn沒理論
- lǐ zé理則
- lǐ huà理化
- zhēn lǐ bào真理報
- lǐ guǐ理匭
- lún lǐ倫理
- yuán lǐ原理
- jī lǐ shuō肌理說
- lǐ chǎn理產(chǎn)
- shuō lǐ說理
- dài lǐ rén代理人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當(dāng)然
- gōng lǐ公理
- lǐ jiàn理鑒
- yǒu lǐ shì有理式
- wāi lǐ歪理
- cháng lǐ常理
- wén lǐ文理
- zài lǐ huì在理會
- bō ěr lǐ lùn玻爾理論
- lǐ dǒng理董
- bù lǐ cǎi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