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 jiǎ lì bīng
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成語解釋
堅甲利兵
繁體堅甲利兵
⒈ ?堅固的盔甲,銳利的兵器。比喻兵力精銳。亦作:堅甲利刃。
⒈ ?堅固的盔甲,銳利的兵器。比喻兵力精銳。
引《墨子·非攻下》:“於此為堅甲利兵,以往攻伐無罪之國。”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六軍萬民,血屬盡在,無金城湯池可倚,無堅甲利兵可御。”
《明史·王直傳》:“國家備邊最為謹嚴。謀臣猛將,堅甲利兵,隨處充滿,且耕且守,是以久安。”
亦作“堅甲利刃”。 《漢書·晁錯傳》:“堅甲利刃,長短相雜。”
⒈ ?堅固的鎧甲,銳利的兵器。形容武備精良。
引《荀子·議兵》:「故堅甲利兵,不足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
《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昱傳》:「此不過欲虜掠財物,非有堅甲利兵攻守之志也。」
1., 甲午之役,兵破國削,朝野惟外國之堅甲利兵是羨,獨康門諸賢,洞察積弱之原,為貴古賤今之政制、學風所致,以時務知新主義,號召國中。
2.只要戰爭危險還存在,就必須有堅甲利兵,不斷強化國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