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ài zuò dào lǐ
注音ㄗㄞˋ ㄗㄨㄛˋ ㄉㄠˋ ㄌ一ˇ
成語解釋
再作道理
⒈ ?亦作“再做道理”。
⒉ ?謂另行打算或另想辦法。
⒈ ?亦作“再做道理”。謂另行打算或另想辦法。
引《儒林外史》第十回:“弟年將五十,又無子息……思量不如告假返舍,料理家務,再作道理?!?br />《何典》第十回:“目今各處只有 黑甜鄉 里最為太平,不如同到那里去住幾時,再作道理?!?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一回:“無可奈何,只得把女兒權時養在家里,等日后再做道理?!?/span>
⒈ ?再作商議,另想辦法。也作「再做道理」。
引《紅樓夢·第六九回》:「還是二姐不去,自己相伴著還妥當,且再作道理?!?br />《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你既答應,我明日便去說合起來,看是如何,再作道理。」
⒉ ?對于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所用的拖延語辭。
例如:「這件事情非常棘手,恐無法馬上解決,還是再作道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