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í chí
注音ㄓˊ ㄔˊ
繁體執持
⒈ ?握持;掌握;控制。
⒉ ?操守。
⒊ ?指所堅持的觀念見解。
⒋ ?謂拘泥,固執。
⒈ ?握持;掌握;控制。
引《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諸侯拘迫 漢 制,牧相執持之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古爵羽觴》:“蓋通身全是一爵也,惟右偏著耳,以便執持,如屈巵然。”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必發揮自性,而脫觀念世界之執持。”
⒉ ?操守。
引《明史·唐胄傳》:“胄 耿介孝友,好學多著述,立朝有執持,為 嶺南 人士之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四·王東皋》:“湯陰 王東皋,官文選郎中,清介有執持,為本朝吏部第一。”
⒊ ?指所堅持的觀念見解。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大臣被論》:“又彈 李晉江 諸疏,往往指其學問之僻,執持之拗,全是 王介甫。”
⒋ ?謂拘泥,固執。
引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沾沾於用,甚嫌執持。”
1.圓融者無詭隨之態,精細者無苛察之心,方正者無乘拂之失,沉默者無陰險之術,誠篤者無椎魯之累,光明者無淺露之病,勁直者無徑情之偏,執持者無拘泥之跡,敏煉者無輕浮之狀。金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