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ì mén guī dòu
注音ㄅ一ˋ ㄇㄣˊ ㄍㄨㄟ ㄉㄡˋ
成語解釋
篳門閨竇
繁體篳門閨竇
⒈ ?柴門小戶。喻指窮人的住處。
⒈ ?柴門小戶。喻指窮人的住處。
引《左傳·襄公十年》:“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
杜預 注:“篳門,柴門;閨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鋭下方,狀如圭也。”
亦作“篳門圭竇”。 清 錢謙益 《陳府君墓志銘》:“長身偉衣冠,遇篳門圭竇,傴僂而入。”
梁啟超 《新民說》:“帝王之瓊樓玉宇,窶民之篳門圭竇,可以同成一燼。”
亦省作“篳竇”。 元 金涓 《贈術士呂公》詩:“短褐垂綸已十載,柴扉篳竇即湖邊。”
⒈ ?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參見「篳門圭窬」條。
引《左傳·襄公十年》:「王叔之宰曰:『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
1.我乃性情中人,生性散淡,不求聞達,不希寶貴,惟喜恬淡與寧靜,縱然布衣素食,篳門閨竇,卻也甘之如飴,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