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 yì
注音ㄑ一 一ˋ
繁體悽異
⒈ ?謂凄慘悲涼。
⒈ ?哀傷變色。
引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王召餅師使見之。其妻注視,雙淚垂頰,若不勝情。時王座客十餘人,皆當時文士,無不悽異。”
謂凄慘悲涼。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
凄,一本作“凄”。 清 龔自珍 《知歸子贊》:“不知有佛也,乃遁而之於惝怳、曲屈、凄異、幽靈、孤譎之一境。”
謂凄慘悲涼。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
林景行 《日夕睡起繞籬愴念歸而有作》詩:“北來客亦秋,刺景滿凄異。”
1.云霧繚繞,重巖疊嶂,林寒澗肅,伴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