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邪淫散漫。
引《禮記·樂記》:“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孔穎達 疏:“邪散,謂違辟不正,放邪散亂。”清 莫友芝 《<巢經巢詩鈔>序》:“圣門以詩教,而后儒者多不言,遂起 嚴羽 ‘別裁別趣,非關書理’之論,由之而獘競出於浮薄不根,而流僻邪散之音作,而詩道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