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ě xǔ
注音ㄎㄜˇ ㄒㄨˇ
繁體可許
⒈ ?準(zhǔn)許。
⒉ ?指可以準(zhǔn)許。
⒈ ?準(zhǔn)許。
引《漢書·蕭何傳》:“﹝ 蕭何 ﹞為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
顏師古 注:“可其所奏,許其所請,依以行事。”
⒉ ?指可以準(zhǔn)許。
引《后漢書·東夷傳·高句驪》:“姚光 上言欲因其喪發(fā)兵擊之,議者皆以為可許。”
《后漢書·袁安傳》:“事下公卿議。太尉 宋由 、太常 丁鴻 、光祿勛 耿秉 等十人議可許。”
1., 翁萬達(dá)以疲病之軀長途奔赴京師,在途中他還上奏亟言,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不可許貢。
2.人人都希望在平凡的人生里捕獲驚喜和壯麗,為此,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著多項(xiàng)選擇,且馬不停蹄,可許多人臆想中的驚天動地,大都不過是煙花一樣倉促收場的自我感動而已,想得到一份傳奇,沒那么容易。
3.翁萬達(dá)以疲病之軀長途奔赴京師,在途中他還上奏亟言,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不可許貢。
4.你賞我一口米水,我可許你一世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