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īn zhāi
注音ㄒ一ㄣ ㄓㄞ
繁體心齋
⒈ ?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
⒈ ?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
引《莊子·人間世》:“回 曰:‘敢問心齋。’ 仲尼 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宋 蘇軾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清 趙翼 《歲暮雜詩》之一:“身退敢談天下事,心齋惟對古人書。”
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故爾沐浴之后,必然地伴以心齋,我是這樣地感覺著。”
⒈ ?語出內心專一定靜,猶齋戒時的屏除外欲。
引《莊子·人間世》:「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四首之二:「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1.李贄雖然沒有能親炙王艮與王畿,但他曾拜王襞為師,而王襞是心齋之子,龍溪的學生。
2.道家功初期的功法比較簡單,除可始祖老子創立并提倡的守一法之外,就是莊子創立的心齋、坐忘、踵息、吹噓呼吸和熊經鳥伸之類的仿生導引功。
3.道家初期的功法比較簡單,除老子倡導的守一法再就是莊子宣揚的心齋、坐忘、踵息、吹噓呼吸和熊經鳥伸之類的仿生導引功。
4.心齋本一灶丁也,目不識一丁,聞人讀書,便自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