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í yán
注音ㄓˊ 一ㄢˊ
繁體執言
⒈ ?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例執言守事,無所違禁。
英make positive assertions;
⒈ ?拿出主張;建白。
引《易·師》:“田有禽,利執言,無咎。”
王弼 注:“物先犯己,故可以執言而無咎也。”
孔穎達 疏:“故可以執此言往問之。”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政體》:“自今詔敕疑有不穩便,必須執言,無得妄有畏懼,知而寢默。”
⒉ ?謂堅持自己的話,不改口。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折獄》:“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婦執言甚堅。公乃出尸于井,視之,果不妄。”
⒊ ?借口。
引《金史·叛臣傳·張覺》:“及 金 人伐 宋,竟以納 平州 之叛為執言云。”
1.好樣的小伙子,你不僅能替我們公安機關勇擒惡性嫌疑人,還能為底層的弱勢群體仗義執言,明天的市委常委會我就提出倡議,在全市掀起向你學習的活動。
2.發表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的科技論文,對未來的演變趨勢的預測日益使人感到絕望,可這些言論充其量不過是在公眾中扮演一個仗義執言的角色而已。
3.張師傅為人公道,能仗義執言,敢打抱不平。
4.再說,對這樣的事件,你們當記者的仗義執言,也是職責所在。
5.在公車回經深水站的時候,劉芒想起了昨晚那個為自己仗義執言的清麗女孩來。
6.李賀很為韓愈在文中的仗義執言動容,但也不由嘆道:“韓公之耿直,文中可見一斑。
7.妖俠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妖族之中的俠士,就是仗義執言拯救世界的大俠。
8.儲安平這種不顧私人恩怨的仗義執言的風格讓人敬佩。
9.他性情耿直,總愛仗義執言。
10.適才萬兄為葉某仗義執言,葉某十分感激,能與萬兄結交葉楓自是不會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