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án yú
注音ㄑ一ㄢˊ ㄩˊ
繁體前魚
⒈ ?《戰(zhàn)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余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魚矣。今以臣之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內(nèi),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蹇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后因以“前魚”喻失寵而被遺棄的人。
⒉ ?比喻陳舊的事物。
⒈ ?《戰(zhàn)國策·魏策四》:“魏王 與 龍陽君 共船而釣。
引龍陽君 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魚矣。今以臣之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nèi),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蹇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
后因以“前魚”喻失寵而被遺棄的人。 南朝 齊 陸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子瑕 矯后駕, 安陵 泣前魚?!?br />唐 鄭錫 《玉階怨》詩:“前魚不解泣,共輦豈關羞?!?br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怕湘云漸闌,前魚堪怨,初心還變?!?/span>
⒉ ?比喻陳舊的事物。
引梁啟超 《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第九章:“斯密氏 之學説,披靡西土者已百餘年,今且為前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