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ǎn shēn
注音ㄑ一ㄢˇ ㄕㄣ
繁體淺深
⒈ ?深和淺。
⒉ ?深厚。
⒈ ?深和淺。
引《禮記·王制》:“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br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雖淺深不同,詳略各異,其褒德顯榮,典章一也?!?br />宋 蘇軾 《學士院試孔子從先進論》:“其志不同,故其術有淺深,而其成功有巨細。”
郭沫若 《羽書集·由“有感”說到氣節》:“悲歌 燕 趙 已消沉,淪落何須計淺深?”
⒉ ?深厚。
引宋 蘇舜欽 《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自爾家事細微,必為賙給,使舉族免於流轉,得專孝思,其為惠淺深,以此可見?!?/span>
1.,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2.本是三四十平米大小的地方,此刻看上去卻有如幽幽蒼穹不著邊際,更有云霧繚繞,溟溟漠漠,潔浩漫漫,其形恍惚奔騰,紛紜雜沓,使人不知淺深。
3.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4.雖大禹之智,不能測其淺深;離婁之明,焉能辨乎咫尺。
5.腸斷班騅去未還,繡屏深鎖鳳簫寒。一春幽夢有無間。逗雨疏花濃顏改,關心芳草淺深難。不成風月轉摧殘。納蘭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