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失時(shí)。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文水》:“水出 謁泉山 之上頂,俗云‘暘雨愆時(shí),是謁是禱’,故山得名。”宋 秦觀 《秋夜病起懷端叔作詩(shī)寄之》:“上憑鴻雁傳,下託鯉魚送。二物或愆時(shí),已辱移文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