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án jì
注音ㄑ一ㄢˊ ㄐ一ˋ
繁體鈐記
⒈ ?舊時受地方長官委任辦事的機關或人員所用的木制印章,通常長方形。
英official seal;
⒈ ?明 制,凡按 洪武 定制所設官吏皆用方印,未入流各官則用條記。其后因事添設,則由朝廷頒發關防治事。 清 代稱“鈐記”。
引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俄羅斯專輯》:“偽書用印兩顆,鈐蓋不合式,又非邊界頭目鈐記。”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印關防條記》:“明 沉德符 《野獲編》云:本朝印記,凡為祖宗朝額設者,俱方印,而未入流則用條記。其后因事添設,則賜關防治事,即督撫大臣及總鎮大帥亦然。按,此三者與今制同,惟條記之名今作鈐記。”
⒉ ?指機關公章。
引鄧洪 《山中歷險記》:“我什么也沒有攜帶,只把一顆保衛局的鈐記和一些機密文件包好扎在腰帶上。”
⒈ ?清制佐治副官所用的一種印信,明代稱為條記,現今政府各機關的印章有的仍用鈐記的稱呼。
近印章
1.每個作者的每一本書都只該是大漠行腳,每一枚慎重的留模,都是把自己全人作為印章來作的鈐記。但是你要尋找那腳印的主人,她卻正行在千里之外了。張曉風
2.那原本十大絕世美男之三的鈐記大帥哥跑這里來干什么了,不會也是為了這頭銜吧,要是那么在意的話,我可不介意把我的那個讓出來給你。
3.黃子才,劉飛,簡士勝拜謝先生,今日蒙受先生傳此奇技,我等三人鈐記在心,以后先生有什么吩咐,我等三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4., 各地的賃馬店是分段的,一到地頭再行換馬;馬身上烙有鈐記,任誰也不會將馬騎走不還的,民風淳樸,可見一斑。
5.每個作者的每一本書都只該是大漠行腳,每一枚慎重的留模,都是把自己全人作為印章來作的鈐記。但是你要尋找那腳印的主人,她卻正行在千里之外了。
6.各地的賃馬店是分段的,一到地頭再行換馬;馬身上烙有鈐記,任誰也不會將馬騎走不還的,民風淳樸,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