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解
![發解](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288589.png)
詞語解釋
發解[ fā jiè ]
⒈ ?唐宋時,應貢舉合格者,謂之選人,由所在州郡發遣解送至京參與禮部會試,稱“發解”。
⒉ ?明清時鄉試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考中舉人第一名為“發解”。
⒊ ?泛指鄉試考中舉人。
⒋ ?猶起解。舊時謂押送犯人。
引證解釋
⒈ ?唐 宋 時,應貢舉合格者,謂之選人,由所在州郡發遣解送至京參與禮部會試,稱“發解”。
引宋 司馬光 《論諸科試官狀》:“臣伏見朝廷取勘諸處發解考試諸科官,以所解之人到省十有九不中者。”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罪發解官員》:“后唐 明宗 長興 三年,詔選人文解不合式,罪發解官員。”
《宋史·選舉志一》:“﹝ 崇寧 三年詔﹞天下取士,悉由學校升貢,其州郡發解及試禮部法并罷。”
《續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 開封府 發解,如諸州之制,皆府官專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劇,始別勑朝臣主之,定名訖,送府發解如式。”
⒉ ?明 清 時鄉試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考中舉人第一名為“發解”。
引明 王鏊 《震澤長語》卷下:“唐寅 字 子畏,少有逸才,發解 應天 第一。”
《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縣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發解,還是發魁?”
清 戴名世 《宋嵩南制義序》:“先生年踰弱冠,即發解 江 南,為第一人;旋登進士,入史館。”
⒊ ?泛指鄉試考中舉人。
引《古今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莫稽 由此才學日進,名譽日起,二十三歲發解連科及第。”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篇:“﹝《鐵花仙史》﹞ 誠齋 又招 儒珍 為西賓,而 蔡其志 晚年孤寂,亦屢來迎 王(王儒珍 ),養以為子,亦發解,娶 誠齋 之女 馨如。”
⒋ ?猶起解。舊時謂押送犯人。
引《古今小說·楊八老越國奇逢》:“王興 道:‘且莫細談,明早老將軍起身發解時,我站在傍邊,你只看著我,喚我名字起來,小人自來與你分解。’”
《說岳全傳》第三四回:“﹝ 粘罕 ﹞遂傳令叫小元帥 金眼郎郎、銀眼郎郎 :‘你二人領兵一千,將 吉青 上了囚車,連軍器馬匹,一齊解往四狼主那邊去。’二人領命,立刻發解起身。”
國語辭典
發解[ fā jiè ]
⒈ ?唐宋時,凡應貢舉者,由所在州縣解送至京,稱為「發解」。明清稱鄉試考上舉人為「發解」。
引《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歲發解,連科及第。」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發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卻不曾到京師一晤。」
分字解釋
※ "發解"的意思解釋、發解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教育是要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過濾并運用環境的影響,以培養加強發揮這創造力,使他長得更有力量,以貢獻于民族與人類。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解放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之工作。
相關詞語
- shēng wù jiàng jiě生物降解
- fā guāng發光
- fā láo sāo發牢騷
- jiě jué解決
- fā dòng發動
- fèn fā奮發
- huà jiě化解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
- fā qǐ發起
- tiáo jiě調解
- bù yí háo fā不遺毫發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發蒼蒼
- zhī fā支發
- pī fā批發
- dòng fā動發
- hā lǐ fā哈里發
- xīng fā興發
- fā rè發熱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發百中
- huǒ lǐ huǒ fā火里火發
- fā shēng發生
- jié jiě節解
- lǐ fà理發
- fā diàn發電
- yǐn fā引發
- jiě yī yì rén解衣衣人
- fā zhǎn發展
- tuī shí jiě yī推食解衣
- qǐ jiě起解
- jiě chú解除
- fā diàn jī發電機
- jí jiě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