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ù gù
注音ㄍㄨˋ ㄍㄨˋ
⒈ ?屢屢;常常。故意;特意。象聲詞。鳥鳴聲。即故姑。
⒈ ?屢屢;常常。
引唐 杜甫 《月》詩之三:“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
仇兆鰲 注:“故故,猶云屢屢。”
元 李裕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時時傷往事,故故寄新篇。”
蘇曼殊 《東居雜詩》之一:“卻下珠簾故故羞,浪持銀蠟照梳頭。”
⒉ ?故意;特意。
引宋 徐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詩:“別念紛紛起,寒更故故遲。”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之七三:“銜雛燕子渾無賴,眼見人瞋故故飛。”
⒊ ?象聲詞。鳥鳴聲。
引唐 白居易 《人定》詩:“誰定教鸚鵡,故故語相驚。”
宋 陸游 《晚起》詩:“雛鶯故故啼簷角,飛絮翩翩墮枕前。”
⒋ ?即故姑。詳“故姑”。
引元 李志常 《長春真人西游記》卷上:“婦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許,往往以皁褐籠之,富者以紅綃,其末如鵝鴨,名曰故故。”
⒈ ?屢屢。
引唐·杜甫〈月〉詩三首之三:「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
⒉ ?蒙古貴族婦女特有的禮冠。以鐵絲結成,約長三尺,頭冠高聳,并飾以紅青錦繡或珠玉,華麗繁復,能增添雍容華貴的氣勢。也作「罟罟」、「固姑」。
1.菊夢瀟湘妃子,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2.菊夢瀟湘妃子,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