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ē xí
注音ㄍㄜ ㄒ一ˊ
⒈ ?三國時管寧跟華歆同學,讀書時兩人合坐一張席,后來管寧鄙視華歆的人品,把席割開分坐。后世指跟朋友絕交。
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
英severe relation with a friend; break up an old friendship;
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 寧 讀如故, 歆 廢書出看。
引寧 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后以“割席”謂朋友絕交。 宋 楊萬里 《齋房戲題》詩:“欲從舉者便彈冠,回顧石交難割席。”
清 陳夢雷 《絕交書》:“不孝雖已割席,敢不拜在下風。”
1.他們曾經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現已割席分坐了。
2.我三次與本應是好友的割席斷交就為了察覺他們存心不良.
3.割席拂袖近十年,褪色青絲染鬢間。只嘆孑然無枕伴,卿生兩子已能言。
4.華歆讀書時就愛慕功名,遭管寧割席.
5.他們曾經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現已割席分坐了。
6.此者,勇武過人,剛烈如火,上了當一經點破,便妒惡如仇,此后他同嚴文禮定然割席斷義。
7.他倆本來是好朋友,為了一點小事,竟鬧到割席分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