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ān wēi
注音ㄉ一ㄢ ㄨㄟ
繁體顛危
⒈ ?傾側翻轉。
⒉ ?覆滅。
⒊ ?顛困艱危。
⒋ ?指陷于顛困艱危境遇的人。
⒈ ?傾側翻轉。
引《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是歲分 交州 置 廣州,俄復舊”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大王萬乘之主,輕於不測之淵,戲於猛浪之中,船樓裝高,邂逅顛危,奈社稷何?”
宋 范仲淹 《赴桐廬郡淮上遇風》詩之一:“舟楫顛危甚,蛟黿出沒多。”
清 戴名世 《盲者說》:“其行也,度其平陂以為步之疾徐,而亦無顛危之患?!?/span>
⒉ ?覆滅。
引《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 李豐 等﹞將以傾覆宗室,顛危社稷。”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年》:“妾之本宗,因緣葭莩以致祿位,既非德舉,易致顛危。”
⒊ ?顛困艱危。
引明 何孟春 《馀冬序錄摘抄·外篇》:“兵戈四起,民命顛危?!?br />清 蔣士銓 《桂林霜·遣遁》:“遭窮困,遇顛危, 楚 囚般,相向啼?!?br />瞿秋白 《餓鄉紀程》二:“畸形的社會組織,因經濟基礎的動搖,尤其顛危簸蕩,紊亂不堪。”
⒋ ?指陷于顛困艱危境遇的人。
引前蜀 杜光庭 《天錫觀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詞》:“砥礪戈矛,申嚴號令,佇行弔伐,以拯顛危?!?br />明 屠隆 《綵毫記·救主出圍》:“似 蜀 將單出重圍,如入無人地。特赤手,救顛危,拔寶劍 豐城 獄底?!?/span>
1.如今國勢顛危,岌岌不可終日,我若徒守禮之節文,終喪三年,這國事還有可為嗎?那才叫作棄義背禮呢!空守著這終喪三年之節文,不過徒為后之君子所譏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