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拘谫”。
⒉ ?局促淺薄。
⒈ ?亦作“拘譾”。局促淺薄。
引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下:“東光 張預 作《百將傳》,甚有旨趣。文落落不拘翦,殊得 太史公 筆法。”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五》:“豈非 坡公 天才橫縱,肆筆成書,非若拘譾者以排布鍛鍊為工,故若是耶?”明 唐順之 《送曹子泰自大理出守漳郡》詩:“要使經營收異績,未宜拘譾按常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