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pái
注音ㄑ一ˊ ㄆㄞˊ
⒈ ?亦作“旗牌”。寫有“令”的旗和牌,封建朝廷頒給封疆大吏或欽差大臣作為準其便宜行事的憑據。旗牌官的簡稱。猶旗號。
⒈ ?亦作“旂牌”。
⒉ ?寫有“令”的旗和牌,封建朝廷頒給封疆大吏或欽差大臣作為準其便宜行事的憑據。
引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須知生殺有旗牌,只為軍中惜將才,不然斬一胡兒首,何用親煩圣斷來。”
明 唐順之 《祭刀文》:“某欽承朝命,給有旗牌。”
清 秦朝釪 《消寒詩話》:“國家設旂牌,原使封疆得便宜從事,則既服吾以旂牌斬之而后奏;有不合,吾任之。”
⒊ ?旗牌官的簡稱。
引《清史稿·兵志二》:“﹝ 乾隆 ﹞五十三年諭提、鎮不得私立旗牌、伴當等名,致侵兵額。”
郭孝成 《議和始末》:“劉承恩、蔡廷干 請見 民國 鄂 軍都督 黎元洪。先由旗牌通知, 黎元洪 即行許可。”
⒋ ?猶旗號。
引鐵郎 《二十世紀之湖南》:“為招搖、為無賴,假冒文明面目,裝作維新旗牌。”
⒈ ?舊時軍中發令的用具。
引元·白樸《梧桐雨·楔子》:「須知生殺有旗牌,只為軍中惜將才。」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尤胡子、臧四同幾個小廝,搬行李上船。門槍旗牌,十分熱鬧。」
⒉ ?旗牌官的簡稱。參見「旗牌官」條。
英語flag or banner
1.大堂上下從中軍、旗牌、將校到站班軍卒,無不面情莊重,就連那寫著“肅靜”的虎頭牌也顯得陰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
2.大堂上下從中軍、旗牌、將校到站班軍卒,無不面情莊重,就連那寫著“肅靜”的虎頭牌也顯得陰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