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ēi xué
注音ㄅㄟ ㄒㄩㄝˊ
繁體碑學
⒈ ?研究、考證碑刻的時代、體制、源流、文字和拓本真偽的學問。
⒉ ?崇尚碑刻的書法派別。與“帖學”相對。起源于清嘉慶、道光間,阮元倡南北書派論,包世臣繼起譽揚北碑,崇碑之風遂盛,因此有人稱碑學為北派,帖學為南派。
⒈ ?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拓本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學問。也稱碑版學。
⒉ ?崇尚碑刻的書派,與“帖學”相對。 清 嘉慶、道光 以前,書法崇尚法帖,自 阮元 倡為南北書派論, 包世臣 繼起提倡北碑,因之崇碑之風一時大盛。世并以碑學為北派,帖學為南派。參閱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
⒈ ?崇尚碑刻的書派,與帖學相對稱。碑學原本相當發達,至唐,由于太宗偏愛王羲之、獻之的帖書,一度使碑學趨于衰微,直至清嘉慶、道光以后,阮元倡為南北書派論,碑學始得以復興。
⒉ ?研究考訂碑刻的時代、體制、真偽、內容、鑒賞等問題的學問。如趙明誠的《金石錄》、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1.碑帖鑒賞大家秦公在《秦說碑帖》中指出,從宋朝開始的碑學和帖學風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農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繩墨。